靜電除塵器廠家我國全面系統地對電除塵器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始于上個世紀60年代。在1980年以前,我國在國際電除塵器領域還處于非常落后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不斷地高速增長,環境保護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顯得愈來愈重要。受市場經濟下的利益驅動,國內許多大、中型環保產業對電除塵器進行技術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電除塵器的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家更是將高效電除塵器技術列入“七五”國家攻關項目。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合理借鑒,到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電除塵器技術水平基本上趕上國際同期先進水平。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把“大力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加強環境科學研究,積極發展環保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相關政策,環保產業進一步得到重視。隨著國家對污染控制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粉塵排放的要求也大幅提高。GB13223-2003《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04-01-01開始實施)規定新建電廠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濃度控制在50mg/m3(標準狀況,下同)以下,而舊標準GB13223-91要求粉塵排放濃度小于150mg/m3。電除塵器作為控制大氣污染、解決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的主要設備之一,其應用技術進一步得到飛速發展。目前,電除塵器已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鋼鐵、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子等眾多行業。我國作為世界電除塵器大國立足于國際舞臺,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技術水平上都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電除塵器技術從設備本體到計算機控制的高低壓電源,以及絕緣配件、振打裝置、極板極線等已全部實現國產化,并且已有部分產品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1980年以前,我國電除塵器的規模絕大多數都在100m2以下,而其行業占有量為有色冶金行業32%,鋼鐵行業30%,建材行業18%,電力行業8%,化工行業5%,輕工行業4%,其他行業3%。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是電力、建材水泥行業的發展達到空前水平,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電除塵器行業占有量的格局已改變為:電力行業72%,建材水泥行業17%,鋼鐵行業5%,有色冶金行業3%,其他行業3%。目前火力發電行業的電除塵器用量已占全國總量的75%以上,648m2的電除塵器已在1000MW的火電廠中成功運行。在化工行業,由于受國際硫磺價格的影響,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采用硫磺制酸工藝取代硫鐵礦制酸工藝的企業急劇上升,使得電除塵器的行業占有量也隨之大幅下降,直到近兩年才有觸底反彈的跡象。